一、市場行情 1、國內棉花市場弱勢震蕩 上周,新疆籽棉收購工作進入后期,隨著新棉報價增加,國內棉花價格指數上調,但高價新棉銷售不暢,市場繼續走弱,現貨價格總體處弱勢震蕩狀態。11月12日,代表內地標準級皮棉銷售的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22600元/噸,較11月5日上漲332元/噸,漲幅1.49%;鄭州棉花期貨主力合約結算價21410元/噸,較11月5日下跌20元/噸,跌幅0.09%。
2、國際棉價先揚后抑 上周,周初資金推動國際棉價上漲,隨著通脹危機升溫打擊投資者情緒,美元指數大幅上漲,國際棉花價格回落。11月12日,代表進口棉中國主港到岸均價的國際棉花指數(M)報價132.07美分/磅,按1%關稅下折算人民幣價格為20737元/噸,較11月5日上漲400元/噸,漲幅1.97%。
3、滌短報價下調 上周,江浙滌綸短纖廠家報價多數穩定,商談出貨,交投氣氛冷清,1.4D主流報價7400-7600元/噸,實單商談意向或在7200-7400元/噸。商家基差報價維持在01合約-20到+150元/噸之間(自提可調),目前約折6950-7100元/噸,實單商談。寧波泉迪滌綸短纖報價下調,1.4D半光報價7200元/噸含稅出廠,實單商談。11月12日,國內滌綸短纖價格成交均價7170元/噸,較11月5日下降130元/噸。
4、粘短貿易商低價出貨趨多上周粘膠短纖繼續弱勢下跌,紗廠原料庫存接近1個月,目前采購意愿較弱,產銷率一般。主流廠商報價暫未變動,但讓利空間有擴大趨勢,貿易商低價出貨趨多,成交價重心下移。現貨市場,中端貨報價13500-13800元/噸,高端貨報價13800-14500元/噸,商談空間有所擴大。11月12日,國內粘膠短纖均價13500元/噸,較11月5日下跌500元/噸。
5、國內外棉紗價差繼續大幅度縮窄 上周,棉紗期價波動較小,整體維持震蕩走勢。現貨交投氛圍偏淡,貿易商繼續低價走貨,紡企下調棉紗報價現象增加,棉紗價格重心緩慢下移。紡企庫存方面,各地限電限產大幅放松,紡紗廠開機持續回升,紡企庫存繼續增加。隨著印度、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產銷形勢有所恢復,國際棉紗價格繼續上漲。內外棉紗價差大幅收窄,進口紗競爭力下降,目前常規國產紗高于進口棉紗124元/噸,較前周收窄959元/噸。11月12日,純棉32S報價30050元/噸,較11月5日下跌310元/噸;滌綸32S報價12650元/噸,較11月5日下跌150元/噸;人棉30S報價19000元/噸,較11月5日下跌150元/噸。
6、儲備棉投放增加進口棉資源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儲備棉投放于11月9日結束,第二批中央儲備棉投放于11月10日開始,并增加進口棉資源,紡織企業積極競拍,成交價格上漲。
11月8-12日,中國儲備棉管理有限公司累計掛牌儲備棉12.02萬噸,其中第一批(11月8日-9日)投放量為6.01萬噸,累計成交量3.85萬噸,成交率64%;其中新疆棉累計掛牌0.59萬噸,累計成交0.59萬噸,成交率100%;地產棉累計掛牌5.50萬噸,累計成交3.34萬噸,成交率61%。第二批(11月10日-12日)投放6.01萬噸,累計成交量3.29萬噸,成交率55%;其中進口棉累計掛牌0.20萬噸,累計成交0.20萬噸,成交率100%;新疆棉累計掛牌0.96萬噸,累計成交0.96萬噸,成交率100%;地產棉累計掛牌4.85萬噸,累計成交2.13萬噸,成交率44%。
11月8-12日,儲備棉投放成交均價19116元/噸,較前周上漲1439元/噸,漲幅8.1%;其中,新疆棉成交均價21619元/噸,較前周上漲1774元/噸,漲幅8.9%;地產棉成交均價18305元/噸,較前周上漲1166元/噸,漲幅6.81%;進口棉成交均價22967元/噸。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要求和2021年第二批中央儲備棉投放公告,第七周地產棉投放銷售底價19711元/噸(折標準級3128B),較前一周上漲82元/噸;新疆及進口儲備棉投放銷售底價20787元/噸(折標準級3128B),與前一周持平。 來源:中國棉花網
7、市場展望:新一輪拋儲落地,短期鄭棉上行壓力進一步增加美國10月PPI同比上漲8.6%,創10年以來最高漲幅,環比上漲0.6%,環比升幅達四個月最高水平,且CPI同比漲幅創31年來最高。超過預期水平的通脹數據,引發了市場對美聯儲可能提前加息的猜測,令美元指數大幅反彈,大宗商品市場承壓運行。上周三,國家統計局公布了10月份CPI和PPI數據,PPI再度創出該項數據發布以來的歷史新高13.5%,CPI漲幅也出現同、環比的擴大。CPI和PPI的剪刀差也擴大到12個百分點的歷史新高,顯示價格上漲從生產向消費環節的傳導繼續遲滯。
國內棉花市場方面,隨著新棉進入集中上市期,籽棉收購價格逐步回落至10元/公斤以內。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數據,截至2021年11月12日,全國新棉采摘進度為86.4%,測算累計加工皮棉233萬噸,累計銷售皮棉16.9萬噸。中儲棉公告繼續投放60萬噸中央儲備棉,棉花市場價格繼續下行。
需求端延續弱勢行情,隨著海外疫情的好轉,終端訂單陸續向東南亞地區轉移。隨著限電措施有所放松,盡管開機率逐步恢復,但紗線需求仍然疲軟導致產業鏈價格傳導受阻,產品庫存累積明顯。紡織企業讓利幅度有所擴大,利潤不斷收窄。坯布和服裝市場行情延續低迷。國內疫情零星傳播預計給需求以及市場情緒帶來一定的沖擊,預計短期棉紗價格震蕩運行,有回落的可能。
二、行業運行情況 1、棉花期現基差處于歷史高位今年收購期棉價上躥至22000元/噸以上,棉花期現價格倒掛之大也處于歷史高位。今年新疆棉花均價成本在23000元/噸左右,現在鄭棉期貨價格21500元/噸左右,兩者相差2000元/噸,盤面要想給出套保利潤還需較大漲幅。當前,國家調控棉市的立場堅定,從今年7月份到現階段,輪出加上投放的競拍成交總量已經100多萬噸,后市還將根據價格情況隨時調整投放數量,無疑對盤面形成了很強的壓力。后市棉花價格仍將負重前行。 作為全球最重要央行的美聯儲已經表態縮減購債規模,意味著貨幣政策已經觸頂轉向,在逐漸收水的過程中,棉價想要繼續創出新高難度不小。如果鄭棉盤面沒有給出套保利潤,企業高價收購的棉花風險巨大。
2、長絨棉優質優價 軋花廠風險增大從部分阿克蘇棉花加工企業、貿易商報價來看,10月下旬以來長絨棉3137級(斷裂比強度38-39cN/tex)、3138級(斷裂比強度39-40cN/tex)疆內監管庫的公重提貨價分別為37000-38000元/噸和39400-39600元/噸。
從調查來看,由于2021/22年度南疆長絨棉種植面積繼續下滑和長絨棉采摘進度緩慢等原因,目前阿克蘇地區長絨棉收購價已上破14.5元/公斤,個別軋花廠甚至將收購價上調至14.7-14.8元/公斤,農民惜售情緒較強。 據2021/22年度長絨棉公檢情況分析:一是今年長絨棉顏色級以31級、41級為主(尤其41級占比較高),對棉紡廠紡60S及以上高支紗配棉或有影響;二是長絨棉纖維長度稍好于上個年度,36mm及以上占比超過90%,35mm長度及以下很少;三是長絨棉斷裂比強度受天氣、品種的影響也略大,高于40cN/tex的批次較少。 3、皮棉加工成本下降 市場各方繼續博弈從近日對阿克蘇、喀什、庫爾勒三大棉區調查來看,北疆籽棉采收臨近尾聲,采棉機跨地區流動增強,南疆機采棉采收及交售進度也明顯提速,“蛋卷棉”占比不斷升高,個體農戶、合作社、棉花經紀人等與棉花加工企業的博弈仍很激烈。
10月中旬以來,南疆軋花廠敞開收購,近半個多月來,新疆機采棉收購價從最高11.3-11.5元/公斤降至目前9.8-10.3元/公斤,而棉籽銷售報價則穩定在3.5-3.6元/公斤,因此皮棉成本下降比較明顯。一些南疆軋花廠表示,相較北疆棉企而言,南疆機采棉具有很明顯的成本優勢,風險也較低。
據統計,截至11月10日,新疆棉區2021/22年度皮棉加工總量已突破200萬噸,尤其南疆幾大棉區加工量已超過上年度同期。疆內加工企業普遍分析在皮棉綜合成本超過23000元/噸(毛重)前提下,11至1月份降價拋售的可能性幾乎為零,軋花廠與棉花貿易商、棉紡廠的博弈仍難分勝負。
4、進口紗遇冷 港口庫存觸底反彈 據江浙、廣東、山東等地一些棉紗貿易商反饋,11月份以來國產棉紗成交價持續陰跌,而印度/越南等外盤棉紗報價卻不斷走高(美金報價的船貨、保稅棉),再加上部分地區疫情防控升級,因此,雖然近半個月來國內大部分省份拉閘限電現象已大幅緩解(河南、江蘇等“雙限+雙空”警報解除),織布廠、服裝企業整體開機率逐漸回升,但因內外棉紗價差大幅收窄,進口棉紗競爭力下滑,港口保稅、清關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產地紗詢價、出貨很不順暢,有些主要經營C20S-C40S高配、包漂針織紗貿易商甚至門可羅雀,三、四天沒有客戶下單提貨。
紹興某紡織品原料公司表示,盡管近一周多來,港口棉紗現貨成交較9、10月份大幅減緩,但越南、印度等國紗廠OE紗、40S及以下普梳/精梳環錠棉紗報價卻穩中上揚(CIF、CNF報價);再加上限電減弱,國產棉紗供應能力加快恢復,因此暫緩對外盤棉紗的詢價、簽約采購。
5、棉紗“外強內弱” 船貨簽約持續減緩據廣東、江浙等地部分棉紗貿易企業反饋,與近幾日國產氣流紡紗、普梳/精梳紗報價高位企穩、波動大幅收窄形成對比的是,印巴/越南/巴基斯坦等產地船貨、保稅棉紗價格持續振蕩走強(美金資源),棉紗內外價差較10月份不斷縮小,進口紗競爭力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
廣東佛山張槎某棉紗進出口公司表示,近一周多來,進口紗詢價、出貨較前期明顯減緩。一方面10月份以來印度國內籽棉、皮棉價格大漲,紗廠逐漸產銷“倒掛”;再加上ICE棉花期貨主力合約強勢上破115美分/磅、120美分/磅等關口,印度、越南等國紗廠不約而同地上調棉紗美金報價;另一方面隨著江蘇、河南、山東等棉紡大省拉閘限電持續放松,棉紗供給量加快恢復以及相儲備地產棉的銷售底價計算方式的調整,國產氣流紡、中低支環錠紡紗對進口棉紗報價、銷售的沖擊加大。
6、高支紗出貨回暖 產業鏈或逐漸理順據江蘇、山東等地幾家規模以上棉紡企業反饋,10月下旬以來與OE紗、C32S及以下低支環錠紡詢價、出貨持續減緩形成對比的是,40S及以上高支普梳/精梳紗的成交尚能差強人意,江浙、廣東等地輕紡市場貿易商也主要補庫40S-60S中高支棉紗,低支紗以去庫存、加快貸款回收為主。
徐州某棉紡廠表示,一方面隨著江浙、河南、廣東等地拉閘限電大面積放松甚至消失,織布廠開機率呈現比較明顯的恢復,接單/排單、交貨趨于正常;另一方面10月份以來國內中高等級棉花供應持續偏緊(2021/22年度新疆棉報價顯著超過紗廠的采購預期和消化能力,一些紡企通過采購高指標地產棉、港口外棉、儲備地產棉來過渡),50S及以上支數普梳/精梳紗的產能受到一定影響,紗廠大多呈現“高支紗不足,低支紗累庫”的現象。
從調查來看,大部分紡企認為,隨著2021年第二批60萬噸中央儲備棉投放,不僅有力地緩解用棉企業對高指標、高可紡性皮棉的消費需求,而且高支普梳/精梳棉紗的成本有望下降,棉紗、坯布、服裝的出口競爭力得到提升。
7、坯布交投較上周有所增加下游染廠復產增加,部分織廠趁“雙十一”降價促銷,坯布交投較上周有所增加。部分織廠及貿易商反映當前春夏實單不多,在成本價格偏高、海外疫情逐步好轉的現況下,訂單多流失至東南亞國家,目前訂單量較去年同期減少,且后市預期偏悲觀。
三、行業政策和動態 1、紡織“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名錄發布 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發布《環境保護綜合名錄(2021年版)》(以下簡稱《名錄(2021年版)》)。《名錄(2021年版)》包含“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產品(以下簡稱“雙高”產品)名錄和環境保護重點設備名錄,其中有932項“雙高”產品,159項產品除外工藝,79項環境保護重點設備。932項“雙高”產品中,具有“高污染”特性產品326項,具有“高環境風險”特性產品223項,具有“高污染”和“高環境風險”雙重特性產品383項。該名錄涉及“高污染”的紡織類產品,涉及棉印染精加工、毛織造加工、麻纖維紡前加工和紡紗、繅絲加工、化纖織造加工、化纖織物染整精加工、機織服裝制造、合成纖維單(聚合)體制造、腈綸纖維制造、氨綸纖維制造等行業。涉及“高污染、高環境風險”的紡織類產品,涉及合成纖維單(聚合)體制造領域。
2、百隆東方追加棉花期貨交易保證金 11月5日,百隆東方發布公告稱,公司于11月5日召開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追加棉花期貨交易保證金額度的議案》,同意公司使用自有資金開展棉花期貨業務,每一年度棉花期貨交易持倉不超過10萬噸,交易量(包括建倉、平倉、交割)累計不超過20萬噸,交易保證金不超過2億元人民幣,保證金在上述額度內可滾動使用。據了解,前兩年百隆東方發布的關于開展棉花期貨業務的公告中,公司年度棉花期貨交易持倉和交易量與本次公告數額一致,交易保證金則是不超過1億元人民幣。
3、50億元!宜州成功簽下河池市輕紡城項目近日,在2021廣西攜手粵港澳大灣區共同打造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節點樞紐懇談會上,河池市宜州區成功簽下50億元河池市輕紡城項目。據了解,河池市輕紡城項目規劃總占地面積約1100畝,其中生產加工用地1000畝,絲綢面料貿易市場用地100畝,一期擬引進500家企業,總投資約50億元。項目投產后,預計每家企業可實現年產值0.5億元至1億元,年總產值可達250億元以上。
4、儀征化纖研發出阻燃面料11月11日,中國石化儀征化纖公司聯合中國石化勞動防護用品檢測中心成立夏季阻燃工裝科研攻關小組,利用中國石化自產對位芳綸等纖維優勢,成功開發了具有中國石化自有知識產權的舒適透氣夏季阻燃防靜電面料Yitex160。目前,該面料及工裝已通過了第三方權威機構的檢測,阻燃性能、防靜電性能和理化性均滿足國家標準B級要求,用該面料做成的工裝水洗50次后,經假人轟燃測試,燃燒傷面積≤26.0%(二級+三級燒傷),水洗次數對Yitex160面料轟燃防護沒有影響,體現了本質阻燃特征。
5、又一家浙企“拿下”最強軍工巨頭際華子公司智慧工廠大項目 近日,環思智慧為際華三五四三定制的智慧生產項目方案正式敲定。11月7日,環思智慧事業部總經理施翔等代表到際華,與際華三五四三改革發展中心副主任呂曉磊等領導共商項目實施方案。環思智慧根據際華三五四三現有模式,構建了以環思大腦智慧生產為核心的集成信息平臺,項目涵蓋織造印染服裝ERP平臺、MES工藝采集、MES能源管理、5G智能監控平臺、智能排產、智能物流、APP、RPK等設計,合作涉及織造、印染、服裝、醫療用品、軍用服飾等細分領域,助力際華三五四三實現高度自動化、智能化、集成化、協同化的智慧工廠。在環思大腦的支持下,際華三五四三織染、服飾成品、應急醫療等業務可通過BI平臺、移動APP、微信審批查詢預警RPK管理平臺進行操作管理,大量人工采集、錄入、計算工作將通過自動化數字產品來完成,做到讓系統為人服務,實現規范業務、產品采集監控、錯誤實時預警和數據精準分析等目標。
6、“數字華紡”入選紡織企業數字技術創新案例 日前,中國紡織信息中心、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發布了《2021十佳紡織企業數字技術創新案例》。華紡股份有限公司集多年來“數字華紡”建設成果之大成,總結提煉的《印染全流程數字化管理應用》成為全國十佳紡織企業創新案例之一,充分彰顯出公司在數字技術應用、轉型與創新方面的綜合實力。《<span style=" |